【施政報告答問會】議員質疑施政報告未有顧及中產 林鄭:爭取讓專業人士進入大灣區

政治

發布時間: 2021/10/07 10:53

最後更新: 2021/10/07 17:17

分享:

分享:

特首林鄭月娥。(陳靜儀攝)

特首林鄭月娥今出席立法會《施政報告》答問會。對於獲讃該份施政報告有血有肉有感情,林鄭月娥認為這個形容很準確,自己因為催促官員做事,「牙血都出埋」。她又稱,應該以較嶄新的方法和議員互動。 

【10:30】工聯會黃國健稱非常非常施政報告的宏圖大略,但認為20年時間太長,關注政府會肉分階段流程時間表,中途若發生什麽變故,大家都可以預先感知,想辦法一起解決。

林鄭回應稱,20年其實不是好長的時間,她舉例指,由2007年做古洞北新發展區至今已經14年,但現在才賣地,未有人口入住,她承認,不應該存在這麼冗長的發展過程,因此提出要從法律和行政程序大刀闊斧去精簡程序。她續指,整個北部都會區,提出10個行動方向,45個行動項目,當中提及改革行政機制和工作流程,會制定滾動的發展建設計劃,滾動即每年都會更新,大家可看到大型項目的進程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11
+10

林鄭月娥回應民建聯劉國勳時表示,施政報告表明會修訂土地程序,而且會涉及法定程序的修訂,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明年初會進行諮詢,盼明年年內可向立法會提交草案。她透露,今次修例至少會包括4方向修訂,涉及城市規劃、填海、地政和收地相關法例。

她又認為,若就新界北發展成立專責局屬「架層疊屋」,認為在政府內部要做好分工,又倡設立副司長協調。

【10:40】新民黨容海恩則形容這是一份有血有肉,有感情的施政報告。但她認為,施政報告有遠景,但覺得遙不可及,關注如何在短中期可以關懷中產,做到共贏共享的遠大目標。

林鄭認為,容海恩形容得準確,因為自己爲了催促官員做事,「牙血都出埋」。她稱,施政報告最能幫到專業人士的,是開拓專業服務空間,即粵港澳大灣區和前海機遇,認為前海擴區等,對專業人士和資深行政人員是一個好大的喜訊,現在需要更多國家政策讓他們更加容易進入大灣區開展業務,強調會透過CEPA,爭取讓專業人士進入大灣區。

容海恩又即場邀請林鄭落區慰問不同階層人士,強調不是爲了打卡,而是爲了了解民意。林鄭稱,這是所有特區官員應該要做的,認為如果要為民服務,要掌握民情民意。她稱,其實這幾年一有機會就會和官員探訪劏房戶,也會探訪離開過渡性房屋,官員有切身感受,有動力去改善,做多些,相信每位局長都很願意和議員同行。

【10:50】民建聯何俊賢則讃施政報告是有膽識、有大謀略。他認為,施政報告涉及漁農業的內容未足夠,但相信可通過溝通解決問題。他又希望,政府收回魚塘作保育工作時,應協助受影響的持分者,協助業界轉型。

林鄭回應稱,政府提出的一個積極的保育政策,不是要扼殺漁農業,希望讓他們在新時代下有更加好的發展,又稱需要整合養魚、務農的地方,讓入場者可更好操作。她又提及,何俊賢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,曾與會面時講到「眼濕濕」,認為政府幫助業界不到位。她強調不會只用一套方法,希望對方可以多提意見。

【11:00】 體育、文化、演藝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感謝林鄭吸納其建議,例如成立文體旅遊局。他關注,施政報告提出將向立法會提交《版權條例》修訂草案,但指過去兩次修例也無功而回,有業界形容《版權條例》停留在「無iPhone的年代,但iPhone現時已由第1代更新到第13代」,希望政府不要將五至十年前的草案版本提交立法會,認為草案須趕上最前的版權保護概念。

林鄭稱,完全認同馬逢國的提議,稱《版權條例》更新對未來多個板塊發展非常重要,包括知識產權貿易中心、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及創新科技中心等原創性為優勢的產業,她說,「香港經過一段時間,好多事情都變了」,尤其是創新科技的變化,正因如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須再就修例公眾諮詢,正正是希望接納到最新的業界發展,制定一條符合現今需要的條例草案。

她又提到,施政報告有40條立法建議,當中好多因科技應用、法例太古舊而須修訂,包括道路交通條例、定額罰款,她稱,現今有了理性互動、既監察政府又能改善施政的立法會,令她更有信心推動修例。

【11:10】民建聯葛珮帆關注如何讓執法人員有尊嚴地執法,建議參考其他國家,制定侮辱罪。林鄭月娥表示,未寫入施政報告是因為要研究範圍有多廣泛,例如是否只局限在公職人員,若是,牽頭者應該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,因為不只涉及紀律部隊,強調仍處於研究階段。林鄭又指,法律只是手段,社會最好景況是有自覺。她又稱,施政報告提到加強家長教育,認為不止是學校的責任、家長、社會及傳媒都有責任,或可由政務司司長跨局負責,但希望社會回到較理性、良性,自覺知道甚麼事可做及不可做的情況。

【11:20】勞工界議員潘兆平關注,會否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幫助仍處於困境的旅遊業僱員。林鄭稱,對於受疫情重創,難以在短期恢復的行業,港府一直持續檢視相關情況,強調有能力一定會繼續幫。

【11:28】民建聯陳恒鑌稱,施政報告有前景,惟葵涌貨櫃碼頭未能搬遷,對葵涌和青衣的居民而言,前景稍微黯淡,明言有些失望。他又指,洪水橋站及古洞站興建需時,關注政府會否繼續推動落實基建現行,面對鐵路營造壓力,會否考慮引入其他鐵路公司協助建造和營運。

林鄭回應指,過去港鐵的大型項目出現問題,的確需要改善,近年興建有新方法,亦對港鐵公司更高要求。她表示,自己一直倡議運輸基建先行,對以前用人口流量、經濟回報來思考交通基建,亦有保留。她提到,自己負責廣深港高鐵時,留意到內地在沒有人流的地方興建了兩個車站,高鐵過站時亦不會停留,但現在這兩個站發展已相當發達,認為香港亦要有這種視野,即使今日無用,亦要率先預視情況,以免居民因為未有基建反對發展。

她續指,要確保運輸基建興建準時、合理,引用競爭一般有用,認為洪水橋接駁前海的鐵路可以考慮引入,她認為,洪水橋接駁前海的鐵路,就可考慮引入競爭,但北環線及東鐵羅湖延伸路段則有困難,又稱可與港鐵商議造價,強調「我不會純粹為了競爭而引入競爭,競爭要看下結果好還是不好」,將逐個鐵路項目進行檢視工作。

【11:28】經民聯吳永嘉歡迎政府建議設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,關注政府有何措施工業吸引回流。林鄭指,「工業已死」是誤解,認同本港服務業與工業息息相關。她稱,未來工業應著重創科智慧推動,認為要做大做強,可利用大灣區腹地。本地可利用多層式建築推動先進製造業,首間會在將軍澳落成,未來會再全面配合。至於土地提供,林鄭指北部都會區批地不會再單純視乎規劃大綱圖,未來會針對產業推出地皮,也鼓勵年輕人修讀相關學科。

【11:35】工聯會陸頌雄關注北部都會區的就業機會,問及會如何提升教育和人力資源,以迎合經濟轉型。林鄭表示,會用創新的批地方法創造就業機會,其中會批地發展物流和工業,同時會推動新興產業,希望在流浮山有一個媲美數碼港的創科項目,政府亦會帶頭將沒有地域限制的政府大樓和設施搬入北部都會區,甚至會制定政策興建人才公寓。她強調,有信心創造就業機會,最終達至65萬個就業機會。

【11:42】保險界陳健波則指,不少人指政府文件的中文行文有問題,有些是英文直譯,長得如法律條文,關注政府如何改善中文水平。林鄭表示,改善中文水平要大家各自努力,笑言「個個一把年紀,要重新學習有難度。」她稱,政府官員「英譯中」能力較「中譯英」強,「中譯英又係有沙沙石石要改」,她認為,萬事起頭難,希望日後官員先用中文書寫文件,「自己看得明白再交給議會、公眾睇。」她承認,這是政府弱項,笑言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日後要把「學習中文」放入公務員學院的培訓課程。

【11:45】議員謝偉俊關注施政報告提出,政府探討將強積金在退休後轉變成年金,擔心會變成「強迫金」。林鄭月娥回應時強調,有關建議並非強制措施,而是為市民提供一個選擇,讓市民在65歲後,可將強積金累積的款項,變成更好的退休環境。

對於有意見建議容許提早領取強積金,林鄭月娥強調,強積金是退休保障重要一環,提早領取有違政策原意,形容「恐怕今日的安心,會變成明日的擔心」。

【11:55】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分拆運房局,林鄭月娥回應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時表示,認為分拆後主責運輸的政策局,可改稱為「運輸物流局」,強調政府已將物流列為現代服務業之一,而未來海空物流都會越加重要。她透露,正和珠海商討,可否利用兩地機場及港珠澳大橋,將珠海的物流業升格作現代高增值物流服務,因為香港國際機場在這方面的能力較強。

不過,對於有意見建議搬遷葵涌貨櫃碼頭,她強調這是全球第九大貨運碼頭,在未有替代前不能搬遷或放棄。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林曉君 胡偉明